王秀蘭看著女兒專注的側臉,不由想起她小時候第一次學做飯時的樣子。
那時的玉芬也是這樣,眼睛里盛滿了躍躍欲試的光彩。
”做豆腐可比做飯難多了。”
王秀蘭輕聲說。
”特別是鹵水點豆腐,講究的是看漿下鹵,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。”
蘇玉芬當即在一邊好奇地問道。
”媽,我聽說現在很多豆腐坊都用石膏點豆腐,說是又省事又便宜。為啥您一定要用鹵水點呢?”
王秀蘭則是笑著解釋道。
”傻丫頭,石膏點的豆腐哪能跟鹵水點的比?”
”媽,您給仔細說說唄。”
蘇玉芬湊近了些,眼睛滿是求知。
王秀蘭則是開始給蘇玉芬解釋。
”首先這豆漿的顏色就不同,用鹵水點的豆腐,做出來是這種嫩生生的米黃色,看著就喜人。石膏點的發白發青,跟生了病似的。”
”真的差這么多?”
蘇玉芬驚訝得瞪大眼睛。
”那可不!”
王秀蘭繼續道。
”用鹵水點的豆腐,豆香味很濃。而石膏點的豆腐豆香味要淡一半,吃起來還帶著股澀味。”
蘇玉芬恍然地點頭。
王秀蘭接著說。
”最重要的是口感。鹵水點的豆腐又嫩又滑,含在嘴里,一抿就化。石膏點的發硬發柴,跟吃棉花套子似的。”
蘇玉芬有些擔心地問。
”媽,那鹵水點豆腐是不是特別難啊?”
王秀蘭想了想,也不想打擊女兒的自信。
”說難也不難,關鍵是要掌握火候。”
蘇玉芬抬起頭,燈光在她臉上。
”媽,您是怎么學會的?”
”我啊。”
王秀蘭眼神飄遠。
”是你外婆教的。那時候家里窮,做豆腐賣是唯一的生計。我學的時候可沒少挨罵,做壞了好幾鍋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