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母連連點頭,情緒激動的她擔心說話就會哭出聲來。
不管小兒子能不能兌現(xiàn)承諾,他的話都給家里帶來了無盡的希望。
“嫂嫂,你太瘦了,今天必須吃兩碗飯,兩條魚。”
蘇硯說罷才端起飯碗,家里調(diào)味料只有鹽巴,為了降低魚腥味,他刮去了魚腹黑膜,抽出了魚線,還用熱水清洗了外表。
母親看到蘇硯如此懂事,被感動的老淚縱橫。
養(yǎng)了多年的小兒子終于得到了回報,感覺他就是把甕底下的銅板都花了也值了,大不了以后再賺。
飯后又給父親的牌位上香,連說列祖列宗保佑,生活終于有了奔頭。
蘇硯感覺有些可笑,蘇家列祖列宗若是在天有靈,也不會眼睜睜看著爺爺把孤兒寡母趕到這棟破宅子里自生自滅。
趙玉嵐失去了收拾餐桌,刷碗的資格,整個人都變得手足無措,甚至都一度懷疑叔叔得了發(fā)燒后遺癥。卻又盼著后遺癥能伴隨叔叔終身,那樣或許就不用挨打,也能吃上飽飯了。
這一晚,大家睡得都不踏實。
母親擔心這是醒來就會破碎的夢,嫂嫂害怕明天被小叔子賣到窯子里,蘇硯則擔心關(guān)在雞籠里的叢林貓?zhí)又藏病?/p>
天剛亮,三人就醒了,都頂著黑眼圈。吃了母親熱好的剩飯剩菜,蘇硯拎著雞籠和三條大魚,喊上擔驚受怕的趙玉嵐出發(fā)了。
一路上,趙玉嵐都跟在蘇硯身后,發(fā)現(xiàn)他走的是前往平安鎮(zhèn)的路,才暗暗松了口氣。
那里沒窯子也沒人牙子,她也熟悉地形,蘇硯若有歹心就奪路而逃。想到米粥燉魚,又不禁暗暗期盼,難道叔叔真的變好了?
平安鎮(zhèn)是附近幾個村子唯一的鎮(zhèn)子,離石泉村差不多十里地。
兩人步行走了一個多時辰,終于到達了目的地,集市上人頭攢動,叫賣聲不絕于耳,包子攤的籠屜冒著熱氣,濃郁的香味兒在空氣中飄散。
臨近年關(guān),集市上多了不少前來販魚的村民,價格從每斤十文到二十文不等,其中一條金鱗鯉的售價更是高達每斤百文,看的周圍的人直眼饞。
這條魚少說也有五斤,換成錢能買將近兩百斤粟米。
蘇硯和趙玉嵐尋了個不礙事的地方,擺上了貨品。
人來人往,除了偶有行人對雞籠里的東西好奇,細細打量兩眼,卻沒有問價的意思。
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!
趙玉嵐有些緊張,雙手不安分的攪動著,這段時間的毆打讓她有些自閉,面對陌生人更是恐慌不已。以往陪著婆婆來鎮(zhèn)上賣干柴,都是她討價還價。
也幸虧沒人問價,不然她都不知如何是好。
“嫂嫂,我喲呵兩聲,你別害怕。”
蘇硯清了清嗓子,喊道:“正宗清溪河野生大魚,昨晚剛捕的。活蹦亂跳的麻貍子,僅此一只,手快有手慢無啦。”
趙玉嵐被驚的目瞪口呆,叔叔這套說辭比經(jīng)商多年的攤販說的都利索。難道他的發(fā)燒后遺癥又嚴重了?
話音落下,攤子面前便多了幾位穿著考究的男男女女。
“后生,這魚怎么賣啊?”
一位老婦人翻看著魚兒,露出了滿意的神色,的確挺新鮮。
蘇硯微笑道:“大娘,市價,每斤十二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