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硯看母親心事重重,安慰道:“鳳凰城固若金湯,短時間內應該不會破城,咱們先看看情況,實在不行再走。”
母親欲言又止,所有的話最終化作一聲嘆息。
兒子能把這個家撐起來了,為人處世也愈發穩重,還是聽他安排吧,跑不了就往山里逃。
晚飯一如既往地豐盛,羊肉也成了飯桌上的必備菜肴。
母親想到戰死在北方邊境的養子,胃口有些不佳,吃了點東西就回屋了。
趙玉嵐輕聲道:“夫君,鳳凰城距離南雄縣不過三百里,精銳騎兵兩日奔襲便能抵達,我們應該早做打算。”
“戰場瞬息萬變,早做打算是對的,不過不是逃命,而是村里。”
蘇硯看她似懂非懂,分析道:“我們一家逃命,遇到變故我沒辦法確保你們的安全;哪怕逃命,也要把村里人都帶上,這樣活下去的幾率才能大些。”
趙玉嵐認真道:“夫君想的是萬全之策,嵐兒有些異想天開了。”
“洞房的時候你在恭維我也不晚。”
蘇硯捏了捏她的臉蛋兒。
趙玉嵐嗔怪道:“杏兒妹妹還在呢。”
方杏兒嬌笑道:“嵐兒姐姐,夫君要的不是恭維,是發自肺腑的求饒。姐姐也不用裝模作樣,把心里話說出來便是。”
趙玉嵐嗔怒道:“好你個小蹄子,還敢取笑我。夫君,搬到新家好好給杏兒點教訓,省得她沒有規矩。”
蘇硯稀里糊涂就成了工具人,不過還是樂在其中。
兩人親若姐妹,后院才不會著火。
方杏兒收起笑容,“夫君,明天多買些藥材好嗎?我想配制幾種保命的藥丸。”
生死攸關時,錢財就是身外之物。
蘇硯當晚又去了李四海家,將偏頭關被破的消息告訴他。
事關重大,李四海連忙召集村民,讓大家準備好錢財,明早前往平安鎮搶購糧米,叮囑大家加固房舍,打磨柴刀。
次日來到平安鎮時,才發現原本兩文一斤的糙米已經漲到了四文,六文一斤的粟米長到了八文,大米更是漲到了十三文。
村民罵罵咧咧地購買了糧米,又著急忙慌的朝家中跑去,打算重操舊業,撈點魚晾成干,給家里添一份口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