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實際上,只要對國際秩序了解的人都知道,實力決定勢力范圍和利益。
而軍事實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。
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。
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,很多利益就不得不讓渡,或者放棄。
所以,像紅旗9這種主力防空武器,早十年晚十年開發出來差別很大。
趙瀚學簡單致辭之后,按照會議流程,負責不同子系統的專家輪流發表意見。
主要是根據目前的情況,提出相關子系統能達到的技術指標以及存在的技術難點。
最后根據各個子系統的情況,才能制定整體的指標。
而張楚已經進入系統開始搗鼓了。
“9527,來任務了。”
9527出現在張楚眼前:“隨時待命!”
張楚便說道:“我掃描了一些關鍵部件,已經在仿真計算機內生成數字模型。”
“之前仿真計算機內,就有一套陸基遠程防空導彈的方案,現在把里面的部件,替換成我剛掃描到的這些。”
“重新生成方案,先進行數字模擬,把關鍵技術指標列出來,交給我。”
9527回答:“收到任務,現在就執行嗎?”
“立刻執行!”
張楚下達命令之后,仿真計算就開始工作。
張楚的注意力回到現實世界,繼續旁聽會議,雖然他坐的位置比較靠中間,但他主要是來聽的。
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會議一直進行到凌晨,但大家都挺興奮的,還在繼續討論。
討論的重點無非是,國產部件的指標不夠,要怎么利用這些東西造一個能用的防空導彈。
現在大家的目標都比較務實,能用就行,想要達到什么樣的指標,那就算了吧。
這種情況是普遍存在的。
國際上目前各種先進武器也都是長期項目,初期先造一個能用的型號,湊合著用。
然后不斷改進,完善。
稍微復雜一點軍備,幾乎沒有一步到位的。
都需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