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楚懂了:“意思是我們有更多的自主權?可以先做,然后再匯報?”
“沒錯,就是這個意思,我一開始都不敢相信,但王部長都來了,不得不信啊,哈哈哈。”李廠長高興壞了。
這等于是權力下放,作為廠長自然會很高興。
張楚也摩拳擦掌,這是好事啊。
以后如果還有其他項目,就不需要申請等待批復了,自己做決定即可。
李廠長看向王部長,說道:“王部長,感謝國家對我們5371廠的信任,也勞煩你親自來一趟了。”
王部長意味深長地說道:“現在國家百業待興,國家復興這條路要怎么走才是對的,誰也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,所以我們需要進行各種嘗試。”
接著他看向張楚:“你們年輕人啊,敢打敢拼,未來是你們的,我們能做的,就是創造合適的環境,減少對你們的束縛。”
聽到這話,張楚突然感覺身上擔子有點重,不過也挺期待的,道路雖然曲折,但前途是光明的。
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,5371以往每年都會上繳幾百萬到一千萬的利潤。
現在繼續維持這個數,剩下的利潤就是5371廠自己分配。
時間來到四月下旬,楊先生那邊的貨物發出去了。
李廠長收到了貨款,先發貨再付款,并不用擔心收不到貨款的問題。
因為這一條貿易通道的價值就不可估量,對方不可能為了一千多萬砸自己的信譽。
做這種生意,最重要的就是信譽。
李廠長拿到錢之后,馬上投入二院這邊的項目。
雖然采購到的國產器件在各項指標上有所欠缺,但也能湊合著用。
實在不能湊合的,就通過楊先生的渠道采購。
價格雖然翻倍,但至少還能買到。
采購清單給了楊先生,再有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六月份了。
廠長辦公室內,張楚正在清點李廠長收到的部件,這些都是楊先生發過來的。
李廠長從里面拿出一個紙盒子,不大,一只手就能握住,長方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