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蘭王要人家的蔚州,而趙暮云卻要折蘭王的云州!
“那呼延王相,我們現在該如何應對?難道又得撤走不成?”折蘭王不甘心道。
折蘭王打仗勇猛,身先士卒,殺伐果斷,也算是草原上一方雄主。
但論謀劃策略,卻不及呼延牯心思縝密,細致入微。
呼延牯不僅是折蘭王的情報頭子,還是智囊。
“蔚州到嘴的肥肉,怎么能輕易就讓出去了呢?”
“就是,我們在蔚州辛苦了一個月,雖然也搶了不少東西,但跟蔚州城比起來,微不足道啊!”
“蔚州城里的奴隸和女人,我們必須得到,不然白辛苦一場。”
一眾韃子千長紛紛叫嚷。
當窩闊托在銀州戰敗被殺的消息傳來之時,他們是異口同聲要折蘭王先打下蔚州城的。
現在遇到了些許難題就要撤兵,絕對沒人答應。
“那個趙暮云也不足畏懼吧!飛狐口離我們三十里呢,說不定我們打下了蔚州城,他都還沒過來呢!”
也有韃子將領發出質疑。
“話雖如此,可蔚州并不是這么容易打下來啊!我們不也是攻打了一個月,就是想等著城里糧草吃完呢!現在他們見到有援軍出現,抵抗會變得更加頑強了!”
“更何況,這連日來天氣不好,還下了雨呢!”馬上有其他人指出當前的困難所在。
一天三四場忽急忽驟的雨,使得大營周圍濕噠噠的。
弓弦潮濕,衣甲更是黏糊糊的。
這些狀況,讓草原上生存的游牧民族很是不適應。
原本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的時間,基本上都會選擇深秋到第二年開春之前這一段寒冷季節。
嚴寒的氣候讓大胤人冷得抖嗦,卻是北狄人如魚得水的時候。
折蘭王這回進攻蔚州已經拖到了五月份了,隨著氣候回溫,降雨增加,極其不利于的韃子作戰。
這樣的天氣,草長鶯飛,草原上水草瘋長,正是放牧和羊生羊崽子的好時節。
折蘭王全軍上下心情也是特別郁悶。
很多人已經萌生要回草原上放羊的念頭。
“我們已經走了九十九步,就差最后一步。”
“大王,蔚州也是強弩之末,我有密探得知,城中的糧草這幾日就要吃完,他們已經開始殺馬充饑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