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棄蔚州,就意味著讓城中的一萬士兵自生自滅了。
裴倫心情郁悶,臉上陰云密布。
這一回他若是丟了蔚州,損失上萬兵馬,那么他比范南的結果也好不到哪里去!
“大人,銀州府大捷!”
就在這時,一人拿著戰報,撞撞跌跌跑了進來,聲音中充滿了興奮和激動。
裴倫渾濁的眼睛忽然一亮,站起身來搶過戰報,快速瀏覽。
“胤世子和趙暮云合力斬殺了一名銀甲韃子?”
“傷敵六百,俘虜三百,戰馬五百匹”
裴倫咽了一口口水,使勁揉揉眼睛,不敢相信這是真的,
斬首一名銀甲千長,這等功勞,足以顯赫三軍。
畢竟這么多年來,大胤從沒擊殺過銀甲韃子,這可是頭一次!
裴倫對突然來的勝利太驚喜了。
在蔚州戰場接連失利的時候,趙暮云在銀州府卻打敗韃子,裴倫似乎找到了上一次朔州大戰范南的運氣!
本以為范南一敗涂地的時候,趙暮云卻帶著韃子折蘭王的家眷突然回來,折蘭王被迫撤軍。
現如今,裴倫在蔚州大戰上損兵折將,趙暮云便在銀州府退敵。
此人真是一員福將!
怪不得范南如此照顧他。
他也知恩圖報,用自己的戰功,減輕了范南的罪,沒有被斬首抄家,只落了一個流放嶺南的下場。
“大人,這位趙都尉真是年輕有為啊!”
旁邊一個幕僚感嘆道,“他在銀州府的戰績,一定影響到蔚州的韃子軍心,對我們有利!”
“嗯!世子也參與作戰,與趙暮云并肩殺敵?”裴倫很是贊同幕僚的說法。
但他很快發現戰報中的一些端倪。
趙暮云讓原來查他私鹽制作相關情報的胤稷上戰場,并將擊殺銀甲韃子的功勞平分到胤稷頭上。
這說明,趙暮云無論是折服還是拿捏,已經將這位世子爺搞定。
也許趙暮云會趁機將胤稷拉入了伙,付出了對應的利益。
“如此說來,我也該得把趙暮云再往上提一提了!”
“若是讓他來解圍蔚州,那應是極好。”裴倫一下子陷入了沉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