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守敬匆匆出了門,直奔朔州府衙。
白若蘭看著白守敬的背影,悵然若失。
她看似無意間問起白守仁的情況,實則也想側面了解趙暮云是否平安。
可得知白守仁還沒消息的時候,擔憂增加了幾分。
此前韃子南下朔州,草原空虛,趙暮云一行可能安全一些。
現在韃子退兵,那草原上到處是韃子的軍隊,趙暮云豈不是更加危險。
更何況,父親和二叔都要對他下手!
朔州府衙,裴倫剛剛指揮完一眾都尉趕緊進軍,監視折蘭王的大軍退去。
黃常去跟趙暮云談判進行得很順利。
趙暮云提出只要裴倫替范南說一些好話,把韃子退兵的功勞也算一部分到范南的頭上,他就配合著分批釋放折蘭王的家眷。
裴倫只想拿回河東道兵馬指揮的大權,范南不要來摻和就行。
何況范南這一次失利,不僅陣亡了五千大胤邊軍,就連朔州府那僅有的一千騎兵全部折損,還有朔州的折沖都尉楊建也戰死沙場。
楊建可是范南的學生啊!
經過此事,即便范南免于責罰,恐怕難以在兵部侍郎的位置上繼續呆著,也很難被皇帝重用了!
把退兵功勞讓一些給范南,只不過讓范南下野得體面一些而已。
但是籠絡到了趙暮云這樣一員猛將,對裴倫而已是一樁相當劃算買賣。
裴倫自然也是相當痛快的保證。
而當他從黃常口中得知趙暮云還從韃子那里要收回關外一州,并當場索賠得了不少戰馬和銀兩的時候,更是乍舌不已。
早知道如此,就不能這么著急與折蘭王這邊達成協議。
“怪不得范南如此看中趙暮云,他還真有幾把刷子!如果曹公公晚來幾日,說不定還真讓范南逆轉局面了呢!”
裴倫此刻的心情是復雜的,對趙暮云又愛又惋惜。
不過好在韃子也開始退兵了。
經歷這一遭,自己河東道節度使的位置將會變得非常牢靠,再也沒有人能輕易撼動。
正當裴倫暢想今后河東道兵馬大計的時候,朔州府的門房帶著一個商人進來:
“裴大人,這位是朔州白家的大東家白守敬!”
“他聽聞大人獲勝,韃子退兵,特來獻上犒勞軍資白銀一千兩,糧食一千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