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他也微服私訪深入一線,他也走出邊關,勘察地形。
但是,他把一切看得太理想化了。
戰場訊息萬變,戰爭中各種要素,牽一發而動全身,某一個環節出了問題,就會引起連鎖反應。
靜邊軍鎮丟失,武周城孤立無援,朔州城被韃子大軍包圍。
朔州一旦被攻克,那河東道北邊的門戶大開,韃子隨時可以進攻晉陽。
三萬多人潰不成軍,上萬士兵失蹤或戰死。
朔州折沖都尉楊建陣亡,麾下一千騎兵壯烈,十多個折沖府的都尉死于戰場。
河東節度使裴倫等人聽聞武周城外范南大敗,先一步撤到了晉陽。
而戰敗的消息,估計早已傳到了京師。
如此大敗,河東震動,朝廷震動!
無論范南再怎么解釋,已經蒼白無力!
等待他的,是皇帝的震怒,政敵的攻訐,以及革職問罪。
過不久,馬上就有圣旨下來,將他撤換。
捏著狼毫,范南寫給大胤皇帝的請罪奏報,也不知從何處落筆。
突然間,他想起了那個黑駝山為他解圍,贈送佩劍的邊軍小卒趙暮云!
趙暮云說過的話,在他耳邊響起:
“一個當不好士兵的將軍一定不是好將軍!”
婉拒范南的提拔,趙暮云一心一意要從一個士兵做起。
而范南以自己是兵部侍郎的身份,認為熟讀了一些兵書,就可以指揮數萬兵馬打贏一場大戰。
可結果呢!
“還是趙暮云的說得對!萬丈高樓得平地起,是我太自負了,害了數萬將士丟了性命!”
“相比之下,我不如他!”
“也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找了烏丸人,在草原的后方攪動得天翻地覆;抑或,他們被韃子發現,早已喪身草原了。”
“如果趙暮云死在了草原上,那便是我害了他!”
“古往今來為將帥者,隨便一個決定,多少人為之喪命,我范南真的不配為帥,罪大惡極,恐怕只能以死謝罪!”
范南陷入深深自責。
“不過,死之前這個爛攤子,我必須收拾!”
“朔州,我也必須守住!這或許是我最后的一點體面吧!”
范南的眼神變得悲壯和堅毅,提筆沾墨,準備寫下請罪狀。
“大人,大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