蕭玄瑾的愉悅,就那么僵在了臉上。
半點都沒了。
他招呼屠七過來,低聲吩咐他幾句,屠七立馬換上了看熱鬧的表情:“是,屬下這就去。”
明心被五花大綁,掛在大理寺的外墻上,本就引得各路人圍觀。
大理寺綁人示眾的時候不多。
綁著一個道士,更是聞所未聞。
一時間,各種傳聞編得有模有樣,說什么的都有。
蕭玄瑾吩咐下去沒一會兒,就有官差拿了告示貼上去,百姓立馬圍觀過來。
京城識字的人多,告示內容很快傳開。
這道士,居然狗膽包天敢搶康寧郡主的東西,還好康寧郡主身邊的婢女會武,這才沒讓他得逞。
要問康寧郡主是誰?
那可是瑾王殿下的救命恩人。
剛從北疆戰場回來的瑾王殿下身負重傷,奄奄一息,全靠康寧郡主妙手回春,否則瑾王殿下都回不來了。
這道士是跟康寧郡主往事無緣今日無仇,肯定是受人指揮。
偏偏他嘴硬,怎么都不愿意說出背后之人是誰。
有個自認為腦子比較聰明的人,對著公告分析:“你們看,告示上說從小道士身上搜出來的這兩盒很特別的胭脂,京城根本就沒有鋪子售賣,一看就是特質的。說不定,就是有人用胭脂收買的小道士。”
傳聞就是這樣,傳過幾個版本之后,就和最初貼出來的大相徑庭。
再加上屠七刻意派人引導。
最后廣為流傳的版本就是有人見不得康寧郡主好,用胭脂收買小道士刺殺康寧郡主。
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猜測。
兩盒胭脂怎么哪里能收買得了一個道士?想必是那人和這小道士有什么見不得光的關系,也不知是誰這么不檢點。
終于,有人一拍大腿。
“我聽說康寧郡主的夫君裴校尉,也就是之前的裴將軍三月前曾帶回來一個女人名為楚焉,那女人最擅長做胭脂,不會是她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