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面從法國引進的三款直升機里,只有海豚直升機符合要求,但是,這款直升機是輕型通用直升機,搭載能力有限——僅能搭載最多6人或1噸多的貨物。
超黃蜂直升機是正兒八經的三發大型運輸直升機,能搭載一個加強班的士兵,或不超過3噸的貨物。
但是,這款直升機的實用升限只有3000米。
在世界現役直升機里,黑鷹直升機是最符合要求的。
實用升限5800米,最大飛行速度360公里每小時,作戰半徑600公里,能搭載一個班的士兵,緊急情況甚至能塞進去20名戰士!
最大載重33噸!
最大轉場航程2220公里!
這些性能指標都是極為亮眼的。
還有一點,這飛機能吊掛不超過4噸重的貨物,剛好是一輛4噸級軍卡、一門輕型牽引式火炮的重量范圍之內。
實在是太適合在高高原地區上使用了。
另一時空里,那二十幾架s-70是高高原地區的絕對陸航主力,反反復復用了三十年!
而整整三十年后,才搞出性能超越黑鷹直升機的直-20。
就綜合性能來評比,uh-60通用直升機,絕對是最優秀的直升機,沒有之一。
它的每一處設計都太恰到好處了,并且擁有極為強大的改進潛力,發展出一個龐大的家族。
問題在于,哪怕是美國人自己,現在都還看不到這款直升機的潛力,畢竟他們也才服役兩年多!
李干知道呀!
因此,他把法國宇航公司約過來,通過定制的方式,來向美國人施壓。
他是要想方設法獲得黑鷹直升機的,不是民用版s-70!
除了先天意識和雜家一般的技術知識,李干沒有所謂開掛人士的系統,他能做的,是憑這些優勢,縱橫捭闔、三兩撥千斤的,一針見血地加快東大軍備的發展。
到底還是要遵循科研的發展規律的!
該買還是得買!
該仿制還是得仿制!
正如他向三大軍種大佬解釋的那樣,引進-仿制-自研,與買辦階級提出的組裝-購買-租用是截然不同的概念。
看完技術規劃書后,其他人已經正襟而坐了。
李干斟酌著說,“超黃蜂直升機的先天設計并不適合高原地區使用,不過,我從技術規劃書里,看到了你們的誠意。”
馬巴佩連忙笑著點頭。
李干說,“實不相瞞,美方已經提供了一些黑鷹直升機,用于我們的高原空運航線,使用反饋很符合我們的需求。”
“我倒是有個想法,你們聽一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