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一次,也是東大海軍建軍以來,第一次挺進太平洋。
80年代初的東大,船舶建造能力很弱嗎?
其實不然!
別忘了,那些向陽紅科學船動輒萬噸以上!
107所是有設計萬噸艦船能力的!
困擾、制約東大艦艇發展的,是動力系統、艦電系統、對空對海武器!
現在這個三個問題基本解決了,作為051型的總設計師,黃中華的回答是鏗鏘有力的。
他道,“李司令,我所有能力設計出萬噸以下的驅逐艦艦體,101飛機設計所向我們轉移了總線設計技術,我們有把握做到模塊化設計。”
聞言,李遠海看向李干,問,“阿干,這個總線設計技術,是怎么回事?我可是一點消息都沒收到。”
旁人看到了殲-10、pl-15、yj-83、73型炮兵偵校定位雷達,看到了改進后的殲-7e爆發式的產量,看到的都只是表面。
極少人知道,支撐這些技術爆發的根基之一,就是總線設計技術。
甚至行內人都忽視了這項技術。
概念太超前了,但作用是巨大的。
什么叫概念?
“自動步槍”為什么叫“自動步槍”,而不是叫“步槍”,要知道,“步槍”這個名字由來已久,名字就在這里。
第一個研發出自動發射的步槍的人,就賦予了“步槍”的一個新概念——自動步槍。
那就是制定標準!
后面的跟隨者,都得按照我的概念來!
總線技術的意義就是如此。
李干思考著怎么樣用簡單易記的語言來解釋總線技術。
他想來想去,干脆從筆記本上撕下來一張紙,然后說道,“首長,我以當時研制殲-10為例。”
他立即折出了一個紙飛機,然后舉在手里,說,“假設這就是我們研制出來的殲-10,以我們當時的情況,是不是得一塊一塊地填上去?各個零部件組裝起來,然后成了殲-10。”
大家都點頭,制造飛機也好坦克也罷,甚至是艦船,都一樣,當然是要組裝起來。
李干把紙飛機拆開,攤平,然后指著上面的折痕說,“如果我們在設計的時候,就考慮到了這些折痕的位置、方向、尺寸,在建造的時候,是不是可以省略掉耗時最多、耗費資源最多的試驗調整部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