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爾遜聯系到他們cia正在執行的輸血計劃,說,“我們和李先生之間的合作關系,若是出現裂縫,他很有可能轉頭和英國人擴大合作范圍。”
“貝希小姐,你別忘了,李先生在這些合作上,是擁有絕對話語權的。”
“真要出現最壞的情況,就不是區區燃氣輪機的問題了。去年,格魯瑪公司和211廠達成了合作協議,已經簽署了正式合同了,照樣被叫停了。”
“那個人就是李先生。這也說明,他們在戰斗機研發這塊,已經不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了。”
威爾遜看著貝希問了一個問題,“誰能保證,幾年后的東大,還會如此大規模對外采購、引進先進產品、技術?”
貝希一咬牙,拿起衛星電話走到一邊,立即撥通到了白宮,要求直接和總統通話。
美國的軍火公司是絕對愿意賣的,他們只看重經濟利益。
且按下貝希小組這邊不表,李干一行人返回船廠招待所,再一次和英方舉行談判后,順暢了非常多。
最終約定5億美元的采購價格,包括10臺t3b燃氣輪機整機、一條生產線以及相關技術轉讓,同時,羅羅公司要幫助南港輪機廠,以零部件組裝生產的方式,在東大生產10臺t3b。
這樣的價格,可以說是非常劃算了。
李干主動提出了附加條件,采購羅羅公司生產的大涵道比航空發動機,用在運-10上面,第一批采購100臺。
英方則需要為運-10的歐美適航取證這塊,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,讓運-10盡快拿到西方的適航證。
英方當然知道李干要干什么,但他們無法拒絕,也舍不得拒絕。
他們自己知道,英國當前的情況,實際上已經失去了獨子開發大客機的能力,工業制造能力衰退是必然的。
他們和法國、德國、西班牙搞了個空中客車公司,和美國的波音、道格拉斯進行抗衡,但目前太弱小了,能拉一個幫手過來,又獲得了進入東大航空市場的機會。
何樂不為?
這邊簽完了指導性協議,那邊貝希小組就找上門來了。
李干讓招待所另外安排了一個會議室,把兩撥人錯開,利用中途休息的時間,穿插著開會。
貝希一開口就說,“李長官,我們可以轉讓l2500的技術,并且不需要現金支付。”
“國會會通過了增加輸血計劃的撥款預算決議,用這筆錢支付l2500的技術轉讓費用,后續,相對應的輸血計劃預算,我們就不再支付了,這筆錢用光。”
不但讓步了,而且還附帶利好消息。
等于是讓李干用瓦汗戰地軍校那邊的培訓和物資,來換取l2500的技術。
以東大現在的人力成本、物資成本來算。
這跟白送的有什么區別?
李干笑道,“貝希小姐,你們的條件是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