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后一程,從巴西起飛前往德賽爾空軍基地。
這一路經過十幾個國家,24000公里的航程。
之所以選擇大西洋路線,是因為太平洋路線沒有能夠經停加油的地方,從北美飛那是不可能的。
兩萬多公里的航程,靠阿根廷空軍飛行員是不靠譜的,因此,全程由李干率領的飛行教導隊教員駕駛戰機。
其他人員和配套的零部件、彈藥等,全部由波音-707貨機搭載。
12架殲-10c和2架殲-10s,是東大方面能夠接受的極限了,再多一架都是沒有的。
毫無疑問的是,如此超長距離的轉場,既是對戰機的可靠性的嚴峻考驗,也是對飛行員一種極好的磨煉。
第2試飛團的飛行員們,頻繁擔負出國培訓人員的任務,并且在兩伊戰場上接受了實戰檢驗,已經是東大空軍事實上最厲害的一支飛行部隊了。
這次,飛行教導隊可謂精英齊聚。
賀明飛、張二標、孔杰等8名第2試飛團的試飛員,而丁偉則帶了131殲擊機團6名種子飛行員,加上李干,16名飛行教員的陣容。
趕在英國海軍特混艦隊抵達之前,阿根廷空軍最有力的空中力量歸建了。
德賽爾空軍基地和馬島的直線距離為700公里,整個群島周邊200公里,都在殲-10c的作戰半徑之內。
而且,阿根廷空軍在南部地區還有機場,隨時能夠抵近馬島,縮短作戰距離。
根據雙方協議,經過短暫休整之后,飛行教導隊立即對阿根廷空軍飛行員進行實戰訓練。
裝備殲-10c的飛行中隊被梅西稱為閃電中隊,中隊長是他的親弟弟梅東少校。
這天,阿根廷空軍司令部下達命令,要求閃電中隊派出偵察機飛赴大西洋實施偵察,搞清楚英國海軍特混艦隊的位置。
如此大規模的艦隊起航是瞞不過人的,但是,茫茫大洋之中,具體在哪里,卻是需要動用偵察手段的。
阿根廷軍隊唯一的偵察手段就是空中偵察。
李干和梅東駕機起飛,開的是殲-10s,掛了1具光學偵察吊艙以及2具副油箱、2枚pl-15e中遠距空空導彈、2枚pl-5e格斗空空導彈。
“e”表示出口型。
阿根廷軍隊非常拉胯,在另一個歷史里,他們在自家門口被英國海軍特混艦隊按在地上摩擦,丟盡了臉面。
李干希望14架殲-10戰機以及自己給他們提供的實戰訓練,能夠扭轉局面,把英國海軍特混艦隊嗆死在海水里。
坐在前艙的是梅東,李干坐在后艙,這是教員和學員的位置分配。
殲-10s的特點雙座,并且后艙也有一套操控系統,其他方面與殲-10c一模一樣。
所以,這個型號是既可以教學,也可以作戰的。
根據阿根廷空軍司令部的判斷,英國海上特混艦隊現在應該在馬島以北2300公里的海域。
梅東操控戰機,起飛后轉向30度,即東北方向,加速爬升到高空后,一口氣飛越了海岸線,朝大西洋深處飛去。
李干關注著飛行姿態和位置參數,同時通過目視以及光學偵察吊艙對海面進行搜索。
他們按照既定的航線保持航向飛行了一個多小時,已經深入大西洋1000公里了,即將接近最大偵察半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