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此之前,只有以色列空軍實施過類似的長途奔襲對地打擊行動。
通常會將攻擊事件選擇在凌晨3時至5時,這個時間段是大多數人深度睡眠的階段。
但是!
李干一反常態,制定的作戰方案里,清清楚楚地規定,7時30分出擊。
這個時間里,太陽光很好,能見度極佳,正是萬物蘇醒的時候,地上的人抬頭就能看到天上的飛機,甚至用不上雷達預警。
李干就是反其人之道而行之,在對方認為不可能發生的時間里,做讓人們想不到的事。
7時整,兩個編隊36架殲-10c全部準備完畢,以大象漫步的姿態,布滿了整個千蒙機場外場。
張二標的掩護編隊由12架殲-10c組成,全部是空優掛載,4枚pl-15、2枚pl-5、2枚反輻射導彈,3具副油箱,11個掛點全部用完。
不過,張二標的座機比較特殊,只掛了2具副油箱,機腹下的重載掛點掛了一具看上去有點方、體積和副油箱差不多的玩意兒。
那是電子吊艙。
而丁偉的攻擊編隊,除了掛載2枚pl-5用于自衛,再除去3具副油箱,其余6個掛點,全部用于掛載500公斤級航彈、500枚火箭助推制導航彈、hf-16型航火。
hf-16型航火使用復合掛架掛載,每架殲-10c能掛載64枚57毫米口徑火箭彈!
2枚500公斤級航彈,重1噸。
2枚500公斤級火箭助推制導航彈,重1噸。
64枚航火加發射器、復合掛架,重約035噸。
3具副油箱,每具裝載11噸燃油,重33噸。
也就是說,殲-10c的外部掛載已經達到了565噸。
這一批殲-10c搭載的是國產化、改進過的超級斯貝發動機,最大掛載重量為7噸。
除去必須要保留的冗余量,事實上,丁偉的攻擊編隊已經逼近最大掛載量了。
除了131殲擊機團裝備的這24架殲-10c,后續生產的批次全部使用了國產渦扇-10,比如張二標他們使用的12架殲-10c,最大掛載量高達9噸!
整整提升了2噸!
這還不是渦扇-10的最大潛力。
可見,擁有一款先進的、改進潛力巨大的渦扇航空發動機多么重要,后續完全可以以渦扇-10為平臺,搞出更大推力的航空發動機。
渦扇-10當前最突出的問題是,壽命比不上國外同層次產品,僅有3000小時,美歐那邊的都是5000小時起步。
7時30分正。
丁偉率領攻擊編隊起飛,全部采取雙機編隊起飛的方式,以很密集的方式連續起飛,一邊向南調整航向一邊編隊,但并沒有爬升高度,而是保持在幾百米的空中動作。
張二標率領的掩護編隊最后起飛,他們加速爬升轉向南,大搖大擺地越過邊境線進入安猴領空,地面部隊也在配合此次行動,使用炮兵部隊對當面之敵發起了火力準備。
讓安猴以為我方的意圖是發起一次有規模的空地進攻行動。
張二標率隊加速突進,拉開了惡棍之墻,向南橫掃。
只要發現地面輻射目標,立即用反輻射導彈招呼,癱瘓安猴好不容易悄悄建起來的一些雷達站。
至于空中目標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