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伊戰爭上,雙方越打越兇,伊拉克有空中優勢,但他們的陸軍很拉胯,伊朗陸軍也強不到哪里去,菜雞互啄的消耗量有時候更為驚人。
這兩個國家,每天燒掉的資金上億美元,不把口袋里的錢打空了,戰爭的熱度不會減。
根據李干估算,開戰兩個月來,伊拉克起碼消耗掉了300億美元,他們的資金扛不住了。
這個時候還要追加殲-10ae的訂單,肯定是得到了外部資金的支持。
愿意支持他們,并且有錢的,除了沙特就是阿聯酋,這兩個國家是中東最富有的國家。
有錢不賺王八蛋。
不過,李干卻是笑著說,“增購36架殲-10ae沒問題,但是優先交貨恐怕做不到。”
他示意拉姆別著急,輕輕敲了敲桌子,沉聲說,“蘇聯人在我北部邊境陳兵百萬,隨時會對我國發起侵略,我們的產能要優先照顧自己的軍隊。”
“我們要保衛我們的國家。”
這話一出,拉姆無言以對了。
李干說,“你們手里的殲-10ae并沒有損失,并且對伊朗空軍呈碾壓態勢。我認為數量是足夠使用的了,如果實在是不放心,我建議你方采購升級套餐以及更先進的對空雷達和pl-15導彈。”
拉姆連忙問,“你們愿意出售pl-15導彈?”
殲-10ae的一半威力來自pl-15空空導彈!
李干肯定地點頭,“是的,最大射程150公里的pl-15空空導彈,足以維持你們的空中優勢。而殲-10ae的升級套餐包括機載雷達的升級,最大探測距離達200公里,火控引導距離達150公里,能夠完全發揮出pl-15的作戰性能。”
“經過升級后,你們手上的殲-10ae就能達到殲-10b的技術水平,大大提升了你們的空中優勢。”
拉姆還有什么說的,不住點頭道謝,連價格都不問。
原計劃里,按照技術層級劃分的話,殲-10b屬于殲-10系列里的中檔,是準備提供給巴鐵這一類堅定伙伴的。
上層經過研判,認為當前通過提升伊拉克手里的殲-10ae技術水平,來團結大多數中東國家,利大于弊。
因此決定向伊拉克開放中檔機。
當然,這里面也因為伊朗出爾反爾毀約的因素,東大必須要對此做出一些反應,給他們點小小的顏色看看。
薩勒曼說,“勞里,我們的戰機,也希望能升級到b型水準,再進行交付。同時希望獲得配套的pl-15導彈。”
穆罕默德說,“我方的訴求和沙方一致。”
這是情理之中的。
他們都知道,兩伊戰場上殲-10ae擊落42架、自己無一損失的驚人戰績,大部分是用pl-15創造的,但是殲-10ae的機載雷達無法完全發揮出pl-15的作戰性能。
李干爽快答應下來,“你們的訂單正在生產,進行技術升級反倒是容易一些。沒問題,簽訂一份補充協議即可。”
三位老客戶的訴求基本得到滿足,皆大歡喜。
實際上,李干不愿意繼續向伊拉克出售殲-10戰機,還有另一個因素——交戰雙方的力量對比,不宜失衡。
伊拉克空軍的優勢,彌補了他們陸軍的劣勢,如此,雙方的實力基本持平。
軍火商的思維——有戰爭才有市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