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知道為什么統計遲遲沒有出來嗎?”
“就是因為要反復核查,而且要搞清楚傷亡數字為什么會這么低。這可都是極為寶貴的經驗啊!”
“現在基本搞清楚了,和你小子有極大的關系。”
“記得你提出的單兵醫療包和隨隊衛生員戰地培訓計劃嗎?”
“這兩項改進,極大地降低了部隊的陣亡率。我們很多負傷的戰士,在前線得到了及時的救治,單兵醫療包和隨隊專業衛生員發揮了巨大作用!”
“另一個就是強大完善的傷員后送制度,直升機和地面,構成了相當快速的重傷員后送渠道。很多重傷員都是因為及時送到后方野戰醫院進行救治,才脫離了生命危險。”
“根據統計,至少挽救了兩千多名重傷員的生命。”
“還有一個原因,其實是根本的原因。我們的攻勢很強,火力猛,部隊推進速度極快,往往步兵部隊和敵人正面接觸時,敵人就瀕臨崩潰了,打起來很輕松。”
“傷亡最厲害的時候,是攻占城鎮的時候,許多傷亡是那些隱藏在平民中的民兵造成的,安猴的一些婦女孩子,拿起槍就是士兵,我們一開始沒有防范,后來出了針對性措施就好了。”
短短七天的作戰,犧牲711人,平均每天犧牲人數為100人左右,對于一場雙方投入兵力上百萬的高烈度局部戰爭來說,堪稱奇跡。
李干注意到,輕傷員目前統計數字是8843人,這些傷員是非常寶貴的。
輕傷的標準是不缺胳膊斷腿,傷愈后,絕大部分能歸隊繼續服役。
這可是參加了高烈度戰爭的老兵啊!
這些人回到部隊后,那就是絕對王牌一般存在的兵王!
包括此次參戰的十幾萬作戰部隊,那可都是種子戰士啊!
沒錯,四十多萬參戰部隊,真正在一線作戰的只有十幾萬人,其余的都是后勤保障部隊。
干字1號作戰方案的其中一個核心就是,作戰人員和保障人員的比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比3。
也就是說,每一名戰士的背后,都有三個后勤保障人員在提供各方面的支持。
這是極大降低傷亡的重要保證。
李干看著“711”這個陣亡數字,沉聲問,“烈士信息統計出來了嗎?我們的撫恤標準是多少?”
陸近山點頭說,“都統計出來了,下一步就是進行撫恤。按照現在標準,犧牲烈士撫恤標準是,一次撫恤金20個月工資,烈士配偶為每月30元,烈士子女為每人每月15元,直至年滿18周歲。”
李干的心情沉甸甸的。
撫恤金太少了!
按照這個標準,每月拿9塊錢的犧牲戰士,一次撫恤金只有180元!
而且這些年輕戰士大多是未婚的,沒有配偶、沒有子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