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就是說,吳強必須要在30秒里推算出發射陣地的位置。
同理,只要測算出炮彈的彈道,就能非常精準地計算出那門炮的位置,誤差極小。
“發現目標!”盯著顯示屏的技術員大喊。
吳強立即開始計算,額頭上很快布滿了汗水。
“持續追蹤!”技術員繼續報告。
吳強手里的鉛筆飛速畫動著。
邊上的李干思索著,現在的技術條件下,搞一個簡易的自動計算儀出來,和雷達組成一個系統,發現目標后,依據設定好的公式進行自動計算,能夠節約很多時間。
吳強猛地舉起手,“出來了!”
技術員緊接著報告,“目標消失!”
堪堪在目標消失之前完成測算。
“火炮的位置呢?拿過來看看!”吳強又激動又緊張,嘴唇哆嗦著喊道。
何衛東一把抓過參謀手里的紙片,小跑過來,和吳強的硬紙板擺在一起。
眾人一個字一個字看完。
吳強看了一遍后,再看第二遍,直到確定沒有看錯。
他雙手高舉,激動喊道,“對上了!對上了!我們成功了!”
他測算出來的位置坐標,和那門130加農炮的位置坐標,誤差在幾米之內。
這一點誤差,對于火炮來說,可以忽略不計。
82毫米口徑迫擊炮的炮彈,其殺傷范圍都有十幾二十米,更別說那些重炮了。
何衛東等71師的官兵更加激動,有了這玩意,炮兵等于是有了千里眼,敵軍的火炮跑到哪都藏不住,除非不開火。
李干卻很冷靜,首先時間太長了,探測和測算時間三十秒,再加上己方炮兵的反應時間,敵軍的齊射也許就完成了。
他提醒道,“接著做各種條件下的測試,現在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!”
吳強猛地抱住李干,用力地拍著李干的后背,“老李!下一次我一定更快!我已經知道怎樣提升測算速度了!”
李干慢慢明白了,這項技術在1978年所帶來的沖擊,不是他這顆來自2025年的腦袋能體會的。
“繼續測試,今天把所有的測試數據搞出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