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文忠不是主動申請調到985廠的,而是武達民授意下面使絆子,把他給排擠出去了。
軍人出身的宋文忠信仰堅定,困難再多,也要想盡一切辦法克服,為新東大航空事業做貢獻。
可惜,211廠沒有他的容身之處。
此時,助理提起了宋文忠的方案,武達民就像是被一根刺扎到了心里一樣,非常的不舒服。
助理也不知道是看不出武達民的情緒變化,還是他真的不吐不快,他繼續說,“姚師叔的渦扇-6搞了整整十年,現在還停留在地面測試階段,而且地面開車運行時間只有一百多個小時。老師,其實大家都知道,殲八是等不了渦扇六的?!?/p>
“宋工提出用渦噴-13p,這是很成熟的方案,兩臺渦噴-13p的推力,能滿足空軍提出的25馬赫的最大平飛速度指標。下面就是氣動布局調整的問題?!?/p>
武達民聽不下去了,慍怒道,“行了。老姚的渦扇-6是對標西方各國第三代渦扇航空發動機的重大項目,我國技術底子薄弱,搞個十年八年沒能定型,那是很正常的?!?/p>
“按照你姚師叔的計劃,五年內定型沒有問題。發動機是飛機最關鍵的組成部分,為先進發動機等上年時間,完全是值得的?!?/p>
助理面帶苦笑,不再進言了。
他知道,再怎么說,也勸不動固執的老師。
渦扇-6這個項目,國家每年大把大把經費往里面扔,整整十年過去了,就算是再差,也應該到了裝機試飛階段,然而實際情況瞞得過外行人,瞞不過他們內行人。
整整十年,渦扇-6樣機只進行了一百多個小時的地面試車!
不是該發動機項目總設計師姚兆林不想繼續試車,而是渦扇-6的樣機居然在試車的時候平均每三個小時就會出現一次故障!
這種發動機,敢裝在飛機上嗎?
這種發動機,五年內能定型嗎?
要知道,航空發動機要達到定型標準,必須要裝上飛機實實在在地飛上幾百個小時,而且在地面要做全壽命試車——持續不斷地運轉,如果設計壽命是1000小時,那就要連續不斷運轉1000個小時。
渦扇-6距離這個階段還遠著吶!
“小翟,你去晨光廠看看,有情況及時跟我匯報?!蔽溥_民說。
翟助理連忙問,“老師,我該怎么做?”
武達民說,“晨光廠是我們的主要配套廠,你是我的助理,過去那邊檢查殲八項目的零配件生產情況理所當然。不要和調查組正面接觸,可以側面打聽一下調查情況。”
“另外,跟沈杰說,他們廠的生產任務,是要依靠211廠來完成的,有些事情,該主動站出來就得站出來?!?/p>
翟助理心底微微一震,老師又要把替罪羊推出去了。
他點頭答應說,“老師,我明白了,我現在就過去?!?/p>
翟助理去找廠辦派了輛車,馬不停蹄地往晨光廠去了。
另一邊,在前往晨光廠的路上,賀明飛十分好奇地詢問了李干,關于遭遇微暴流的處置辦法。
還是那句話,內行看門道。
賀明飛看了通報后,和03號運-8的副駕駛一樣,對李干提出的反向操作感到費解。
不應該這么干?。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