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85廠機場與211廠機場的直線距離2100公里,航程2300公里,張玉龍他們獲批的飛行路線是2500公里,也就是說需要稍稍繞一下。
這是為了達到試飛要求。
03號運-8要保持在3500米的高度以巡航速度飛行,也是因為飛行高度合適,李干等人才獲準搭乘順風機前往211廠。
因為超過4000米高度的話,空氣中的氧氣含量不足以維持人的呼吸,而運-8的貨艙并不是增壓貨艙,乘員需要佩戴的氧氣罩,但是貨艙壓根沒準備這些。
張玉龍這次要做的,就是模擬滿載全副武裝士兵在這個高度進行飛行的試飛。
別看都是在飛機制造廠上班,除了李干,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坐飛機,尤其是林小茹。
這位軍代處唯一的女軍代表,少校軍銜,正營級,據(jù)說是京城人,她是最好奇的。
一會兒扒著艙窗往外看,看那層巒疊嶂神似山脈的云峰,看那綠蔥蔥一片的地表,當中蜿蜒穿行的是大河,嘖嘖稱奇。
四臺伊夫琴科ai-20k渦槳發(fā)動機高速運轉產(chǎn)生的噪音,絲毫沒有影響到她的興致。
其他人的表現(xiàn)淡定不到哪里去,眼珠子瞪得大大的,看哪都覺得新鮮。
李干偷偷看了清純得像大學生的林小茹一眼,便靠著艙壁抱著胳膊閉目養(yǎng)神起來。
以運-8每小時500公里出頭的巡航速度,加上起降的時間,這一路至少得五個小時。
看風景是熬不住的。
在川省境內(nèi),天氣格外的好,其他人慢慢注意到,透過艙窗投射進來的陽光,曬在身上更炙熱一些。
慢慢的,發(fā)動機的噪音下,其他人的興奮勁過去了,也學著李干的樣子抱著胳膊閉目養(yǎng)神起來。
三個多小時后,李干從半睡半醒的狀態(tài)中回過神來,一掃視,其他人都還在睡呢。
李干扭頭透過艙窗往下看,哦,飛機進入渤海上空了,機組選擇的是向北飛越渤海,直接抵達211廠。
此時是正午時分,太陽最猛烈的時候,因為太陽正當中,貨艙里反而沒有之前那么曬了。
又過了三十分鐘,李干明顯感覺到飛機在持續(xù)下降飛行高度,他默算了一下,此時距離211廠機場大概是兩百多公里,也就是說,最多四五十分鐘,飛機就得加入降落航線。
運輸機不是戰(zhàn)斗機,提前下降飛行高度是必須的程序。
此時,飛機在渤海中間,飛行高度約2000米。
李干呼出一口氣,不由思考起落地后如何開展工作,要借助這次機會,查清楚武達民團隊在03號殲-8原型機調查中做了什么手腳,還自己一個公道!
突然,飛機猛地往下掉,眾人猝不及防,好些被拋起來,腦袋磕到了艙壁。
“啊!”林小茹更是慘叫一聲,抱著自己的腦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