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脆女聲的系統提示音,適時響起,告知李奕此次治療準確無誤,獲得30積分。
緊接著,場景轉換,第二位“病人”出現在眼前。
這是一位因風寒侵襲,而咳嗽不止的老婦人。
李奕迅速分析病情,判斷為肺經受寒,決定采用溫針灸法,即在銀針尾部點燃艾絨,借助熱力溫通經絡,驅散寒氣。
他小心翼翼地進行操作,生怕有一絲差錯,給老婦人帶來不適。
隨著艾絨的溫熱,透過銀針緩緩地滲透進老婦人的體內,她的咳嗽聲逐漸減弱,臉色也恢復紅潤。
系統再次給予正面反饋,讓李奕又獲得30積分。
第三個病例,是一位患有急性腰痛的中年男子,緊皺眉頭,雙手扶腰,顯然正承受著劇烈的疼痛。
李奕走近觀察,用神念細致地掃描對方的身體,很快鎖定了問題所在。
腰部肌肉緊張,并伴有經絡阻塞,特別是足太陽膀胱經的“委中穴”附近氣血不通,這是導致急性腰痛的主要原因。
委中穴,位于膝后區,腘橫紋中點,是人體四大總穴之一,有“腰背委中求”之說。
此穴具有舒筋通絡、散瘀活血、清熱解毒之功效,對于治療急性腰扭傷、腰背疼痛、下肢痿痹等癥狀,效果顯著。
在治療方面,委中穴可采用多種療法,如按摩、針刺、艾灸、刮痧和拔罐等。
按摩療法可用拇指的指腹,對委中穴進行按揉,每次按揉200下,或持續3分鐘,有助于緩解腰痛和頭痛。
針刺療法則需專業醫師操作,直刺1至15寸,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,以治療腰痛和急性腰扭傷。
艾灸療法則是用艾條灸委中穴,距離皮膚3至5厘米,每次艾灸10至15分鐘,可緩解腰背痛和小便不利。
刮痧和拔罐療法,則分別用刮痧板和氣罐,或火罐,在委中穴局部操作,以輔助治療腰腿痛和下肢疼痛。
選定治療方案后,李奕沒有急于施針,先指導男子采取俯臥位,放松身體。
隨后,他從針灸盒中挑選出一根略粗的銀針,這是為了更有效地疏通經絡。
在精確定位委中穴后,他以穩健的手法,迅速將銀針刺入,并施以提插捻轉手法,以激發經氣,促進氣血運行。
為了進一步加強治療效果,李奕決定結合拔罐療法。
他輕輕拔出銀針,隨即在委中穴位置迅速安置火罐,利用負壓吸拔之力,進一步疏通經絡,活血化瘀。
男子起初因緊張而肌肉緊繃,但不久便能感受到疼痛逐漸緩解,臉上露出舒緩的神情。
治療結束后,男子嘗試著直起身子,驚喜地發現,腰痛大為減輕,幾乎可以自如行動。
系統的提示音再次響起,恭喜李奕成功治愈病例,獲得40積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