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人笑,大家也都跟著說笑,桌上氛圍越來越輕松,連一只有些拘謹的季甜甜都慢慢放開了一些。
湊過來和方梨低聲耳語,“沒想到這位朱導還挺好說話的。”
“是挺好說話的,可惜,好說話的人一般都不拿主意。”
“什么意思?您是說”
方梨淡淡掃了眼邊吃飯邊私下交談的兩位制片人,側眸看向季甜甜:“任何行業只要最終合同沒有簽訂隨時都會有變數。”
這個項目能推進到現在已經出乎方梨的預料,明天就是正式簽合同的日子,今晚和制片人碰面無可厚非,但方梨莫名有種預感,會出幺蛾子。
“”季甜甜眨眼,下意識看向對面兩位制片。
下一瞬,對方居然抬頭了。
兩邊視線恰好相對,嚇得季甜甜手里的筷子一緊,連笑都忘了。
“飯吃得差不多了,咱們聊聊正事。”
李慧杰,在行內小有名氣的一位制片人,也是這次項目的總制片。
周聿凡將本子遞給朱順以后,朱順覺得不錯便先聯系了他的朋友何山,也就是坐在李慧杰旁邊的男人,他也是這次項目的技術制片。
何山是李慧杰的師弟,他看了本子也覺得不錯,所以又聯系了李慧杰。
李慧杰這個人,眼光獨到,手里握著好幾個成功的項目,雖然只有三十多歲,但人脈非常廣。
圈內人對她的猜測有很多,但一旦牽扯到女人,大多都是那些不堪入耳的。
不過方梨卻并沒有將那些猜測放在心底,在她看來一個年輕女人能走到今天的地位,自身實力也是不可或缺的。
周聿凡放下酒杯,看了眼方梨,隨后看向對面的李慧杰:“不知李總有何指示?”
李慧杰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鏡,道:“本子本身質量不錯,選題,包括主角之間的沖突也都可以,唯獨有一點,前期節奏太過平緩,后期的轉折又來得太突然,拍出來會讓觀眾有割裂感,輕則跟不上節奏看不懂,重則棄劇。”
這個本子是工作室的兩名編輯,馮博和李曉璇一起構思創作的。
是一個無限流的本子。
這個題材本身是好的,同類型的影視作品少,只要拍出來光是題材都能吸引不少觀眾。
但這種本子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,那就是如果編輯邏輯感不強,后續很容易會崩。
目前整個本子只完成了三分之一,前期矛盾建立和后續的故事發展都還寫得不錯,但故事最難的往往就是結尾。
因為前期挖下的坑都要嚴絲合縫地補上去,稍有缺漏就像少了一節的鏈子,不僅別扭還毫無觀賞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