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示意士兵將火槍遞過來,入手沉重,質感十足。
這是一把典型的西班牙火繩槍,和記憶中圖片上的模樣八九不離十。
同樣是利用火繩點燃火藥,從而發射彈丸的早期火器,但這把火繩槍的制作工藝比奉國火藥司的要好上不少。
也不能說佛郎機的科技就比奉國發達,但至少他們造出火槍有一段時間了,才會將工藝打磨到如此程度。
奉國科技樹攀得是很快,但有些太快了。
工業和制作業跟不上科技發展的速度,導致武器的品質參差不齊。
李徹拉開火繩鎖,檢查了擊錘和藥池,發現內部結構也十分精密。雖然槍身有些磨損,但保養得還算不錯,依然可以正常使用。
他叫來隨船出發的火藥工匠,將火槍拋給他:“好生保管此槍,帶回奉國,讓工匠們仔細研究。”
工匠捧著那把火槍愛不釋手:“是,殿下。”
通過這把火槍,李徹才大致推斷出了這個世界的全貌。
差不多是唐宋時期的時間,因為氣候和地理環境對得上。
大慶的科技水平,要比前世高一些,差不多是宋末元初的水平。
而海外的科技水平要更高一些,在某些方面已經達到了文藝復興末期,大航海時期初期。
海外的敵人,比自己想象中還要強一些。
李徹的心思沉重了不少。
本以為一統關外后,奉軍便再無敵手,如今看來前途漫漫,尚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。
大航海便是大爭之世的開啟,大慶必須要參與進來,這是大勢所趨。
看來自己的動作也要加快了。
“殿下?”一旁的黎晟見李徹許久不說話,小聲提醒道。
李徹回過神來,看向黎晟露出一絲微笑:“我沒事。”
“走了,我們先去呂宋島,本王有些事情想和那位來自佛郎機的呂宋提督聊一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