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諸君以為如何?”
李徹看向眾臣。
眾人皆是作沉思狀,顯然李徹這天馬行空的想法,讓大家有些措手不及。
對此,李徹表示自己也很無奈,地盤變多了,事情就變得麻煩起來。
朝陽城本來就地處最南邊,很難顧及到奉國其余地方。若是不能對打下來的疆土進一步鞏固并實控,要不了幾年,又會被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蠻族占領了。
想要徹底將關外之地納入囊中,就必然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。
行省制,是前世最主要的行政模式,起源于元朝,明清兩朝得到發(fā)展,最終還影響了現(xiàn)代中國的行政體制。
李徹懶得再搞什么亂七八糟的發(fā)明,索性直接拿來用。
眾人思考片刻,最終還是諸葛哲率先回道:“如此一來,各省巡撫掌握權(quán)力過大,豈不是成了國中之國?”
李徹笑道:“卻也無妨,各省巡撫只管政事,軍務自有守備將軍管理。且一切較為重大的政務都必須奏報本王,等候批示。”
歷史的教訓不能忘,軍政必須分離,不然就會出現(xiàn)唐朝那種藩鎮(zhèn)割據(jù)、養(yǎng)寇自重的后果。
當然,也不能過于加大中央集權(quán),收回軍權(quán),將武將都召回中央,重蹈宋朝邊境羸弱的覆轍。
雖說李徹不喜歡滿清,但這套行政制度的確已經(jīng)是封建巔峰了,卻是不妨一用。
見李徹分析得頭頭是道,這一套制度聽起來也很完善,眾臣也都沒什么意見。
至于在藩國內(nèi)搞新的制度這事,會不會僭越,引得朝廷不快,卻是無人在意的。
門外的馴鴿人聽到殿內(nèi)議完了事,這才走進門:“殿下,有帝都密信。”
“哦?”李徹抬眸看去,“拿來。”
馴鴿人走上前,恭敬地將密信遞上。
李徹攤開小紙條,飛速看了一遍后,笑著開口道:
“諸君,陛下將至奉國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