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近山一聲命令,三百親衛齊齊將手中手槍放下,收入身側的槍袋中。
又有幾名親衛走上前,從尸山中拽出了那室韋首領的尸體。
李徹瞄了一眼,不由得一陣頭皮發麻。
就這個密集的彈孔程度,把他拿回去上稱稱一下,怕不是得多出一百斤啊!
示意親衛將此人尸體帶上,李徹揮了揮手:“走了。”
轉過身一看,身后的楊忠嗣已經石化在原地,目瞪口呆。
。。。。。。
天色已晚,李徹下令奉軍在谷口外扎營。
剛剛的戰斗雖然順利,卻也讓李徹開始反思。
這一仗打得太順了,不說奉軍麾下的將士,就連他自己都起了輕敵的心思。
所以才會將戰線拉得這么長,僅率騎兵追逃蠶食契丹敗兵。
若是今天沒有楊忠嗣,自己很可能就帶著軍隊一腳踏入包圍圈了。
雖說有親兵營和具甲騎在,肯定不會落得一個兵敗的下場,但畢竟是被埋伏,難免會讓奉軍出現一些傷亡。
李徹能接受自己的將士戰死沙場,但絕不該是因為愚蠢的指揮而造成的。
他不禁收起了輕敵的心思,沒有讓士兵們摸黑進攻擴大戰果,而是扎營收攏后方趕來的軍隊。
主帳之中。
楊忠嗣進入主帳,楊璇等人立刻上前,父女重逢喜不自勝,自是不必再提。
待到眾人紛紛落座之后,李徹這才開口問道:“楊叔,我打敗契丹后,多次派人尋找您的下落,卻是一無所獲,這一年您都去哪了?”
楊忠嗣笑了笑,開口道:“奉王的威名遠揚,老夫遠在北邊也聽到了,知道契丹和高麗絕不是你的對手,以你的雄心奉國必然還會向北擴張,到時候一定會和室韋碰上。”
“老夫索性便去了室韋,想著在那里給奉國尋找一條道路”
原來楊忠嗣和李徹分別后,也陷入過短暫的迷茫。
他本為前朝將軍,由于不肯向慶帝投降,才會在關外廝殺。
而在高麗遭遇大敗,差點全軍覆沒,幸虧有李徹出手相助,他也因此幡然醒悟。
桓國是真的滅亡了,他一個前朝將軍再怎么折騰,也不可能復國,反而會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再次陷入戰亂,自相殘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