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乞顏康,去年你帶著族人在雪地流浪,是我父收留了你,你怎敢叛我?!”
楊忠嗣卻是一臉冷漠,他與北室韋之間的關系不過是互相利用,本就是生死之敵,既然無愧于心。
那室韋首領卻是不同,見楊忠嗣不回話,只覺得肺要被氣炸了一般。
竟是親自沖鋒在前,帶著麾下室韋勇士一窩蜂似的涌向全副武裝的親衛營。
李徹像是看傻子一樣看向對方,輕輕抬起右手。
一眾親衛從馬鞍旁掏出火槍,齊齊端在胸前。
那火槍只比巴掌大不了多少,圍繞著中心焊著八根槍管,看著像是一個胡椒瓶倒扣在槍身上。
這種火槍的名字倒也生動好記,就叫做胡椒瓶手槍。
胡椒瓶手槍初次登場在十八世紀,靠著轉輪轉動和底火發射的優勢,迅速在牛仔、海盜等群體中風靡。
這種手槍其實就是左輪手槍的前身,并非什么大威力的武器。
陳規也是帶著火藥司的槍匠,進行多次改進才讓它有了一定的實用性,但畢竟雷酸汞的產能有限,戰前也就生產了三百把配備李徹的親衛軍。
和真正的手槍相比,胡椒瓶手槍威力低、射程短、裝填困難,以李徹后世人的眼光看來,這東西還是過于簡陋。
但,此槍有唯一的優勢,就足以讓人無視掉上述的所有缺點。
那就是,它能連發!
三百名裝備了胡椒瓶手槍的親衛,在槍管口部裝載火藥和子彈,又在后部安置好火帽。
隨后端起手槍向前瞄準,屏氣凝神,冷靜地向前方瞄準。
等到敵人進入射程,親衛輕輕勾動扳機。
砰砰砰——
槍聲響起,煙霧彌漫。
鉛彈在夜幕之中,射出一條又一條的灰線,籠罩成立體的網狀結構,將室韋首領和他的勇士覆蓋。
在扳機的牽動下,槍管旋轉,敲打錘對準下一根未發射的槍管。
砰砰砰——
又是一陣密集的槍聲響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