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忙虛心求教:“依正則所見,我們該當如何應對?”
“臣以為,當安撫新羅、百濟二國,讓他們知道我奉國沒有吞并他們之心。”
“至于如何安撫”霍端孝看向文載尹,“文先生為高麗舊臣,當更了解兩國才是。”
文載尹默默放下手中茶水,神色有些復雜。
身份和立場的變化,讓他覺得自己有些格格不入,他能感覺到奉國君臣對高麗的蔑視。
雖然李徹等人沒有在明面上表現出來,但那種輕蔑是從潛意識中散發出來的,由細微的動作和思想表現出來。
比如李徹賞賜眾將高麗宮女,再比如眾人對高麗國宴菜肴寒酸的嘲笑。
好在李徹說話算話,并未傷及高麗百姓,對李氏皇族也沒有折辱。
念及這一點,文載尹便愿意為李徹出謀劃策。
他想了想,開口道:“新羅不必多說,他們和大慶交好,只需殿下遣人出使,便可安撫其心。”
李徹微微點頭,三國之中新羅是最心向大慶的,甚至有些盲目崇拜。
一些新羅貴族都以將女兒送到大慶,當伺候人的新羅婢為榮耀。
李徹看向張氾:“此事便交由張卿了,此次出使當以震懾為輔,以安撫為主。”
張氾拱手道:“殿下放心,臣必不辱命。”
“至于百濟嘛。”文載尹面露難色,“百濟的統治階層是扶余人,不同于其下層百姓韓人,這個國家的話語權都掌握在八大氏族手中。”
“殿下若想安撫百濟,就必須要讓八大氏族對您心安,對付這些氏族,臣對此也沒有太好的辦法。”
百濟的情況有些復雜,國王不能完全掌握各部勢力,權力下放到各部首領手中。
所以形成了直屬于國王的官職和直屬于各部首長的官職,這樣一種二元體制。
“臣倒是有一個辦法。”霍端孝突然開口道,“就是需要殿下稍微委屈一下。”
李徹好奇道:“說來聽聽,如何委屈?”
“嗯,其實也不算是委屈。”霍端孝面露笑意,“貴族之間的交好,最便捷的方式便是聯姻。”
“臣聽聞那高麗王李洧佑的王后,乃是百濟貴族之女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