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到李徹一身菜香氣從后廚走來,這才停止上菜。
李徹爽朗道:“來來來,都吃都吃,嘗嘗我奉國的美食比中原如何?”
眾人紛紛入座,陶潛位于主座下首,其他人只能坐在大堂后面。
李徹坐到主桌上坐下,拿起碗筷率先動筷,眾人見狀也開始動筷。
眾人本就饑餓難耐,處于吃什么都好吃的狀態。
關外東北的菜系更是主打一個濃油赤醬,一口下去直接回復海量能量,幸福感爆棚。
桃源派眾人吃得不亦樂乎,大堂內只能聽到碗筷磕碰在一起的聲音。
唯有陶潛坐在座位上,看著滿桌子的雞鴨魚肉,眉頭微微皺起。
李徹察言觀色,開口問道:“陶夫子怎么不吃?可是不符口味?”
陶潛回過神來,搖了搖頭。
反問道:“殿下,老朽有一問,不知是否合適?”
“夫子但說無妨。”
陶潛點了點頭,面色嚴肅道:“朝陽城距離海邊應有些距離,殿下將海鮮從海邊送至餐桌上,是否有些過于耗費了呢?”
李徹恍然地看向陶潛,心知老爺子這是開始對自己的考教了。
他稍加思考過后,開口道:
“先不提是否耗費,陶夫子您是覺得,身為君主就不應該驕奢,而是必須勤儉節約嗎?”
陶潛嚴肅道:“自是如此,節儉之風能有何錯?節省下來的錢財,也好造福于民。”
李徹笑著搖了搖頭:“我對此倒是有不同的看法,節儉未必能有利于民,奢侈也未必有害于民。”
“哦?”陶潛頓時來了興致,“老夫愿聞其詳。”
“就說這些海鮮吧。”李徹指向桌子上的生蠔,“此物的確是從幾百里外的海邊運來,漁夫要從海中打撈,還要用海水保鮮,一路舟車勞頓送至餐桌。”
“王府會出錢買下一部分,剩下大部分都會送到集市售賣,供其他百姓食用。”
“陶夫子您想,本王和朝陽城百姓吃到了海鮮,漁夫靠勞動拿到了錢,又損耗了誰的利益呢?”
陶潛面露思考之色:“這”
“此舉不僅沒有損害百姓利益,反而促進了金錢的流通,并為朝陽城百姓增添一種食材。”
“假以時日,本王愛食海鮮的名聲傳出,奉國人人效仿,必然會有更多人選擇下海捕魚。”
“如此,豈不是讓百姓多了一條生財之道,也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