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端孝此刻也差不多看完了信件,由衷感嘆一聲:“此番又是手雷建功,此物當真好用啊。”
“是啊,只是契丹人多次吃了手雷的虧,日后再對他們用兵,怕是會死命防范了。”李徹感嘆道。
手雷的確是跨時代的產(chǎn)物,可還是那句話,手雷的爆炸殺傷力其實有限,震懾力遠大于威力。
比如面對全身甲胄的皮室軍,手雷就只能傷到爆炸范圍有限的敵軍。
不能故步自封,手雷固然好用,但還是要將精力放在火炮和火槍的研發(fā)上。
這兩種武器,才是火器的巔峰。
陳規(guī)是個科學狂人,在李徹的幫助下,火藥司對火槍的研究已經(jīng)有了不少進步。
尤其是火炮,火藥司已經(jīng)造出了第一門鐵炮,而且還造出了一種類似‘臼炮’的新型火炮。
臼炮炮身短,威力和射程都不算高,但制作更方便,甚至可以量產(chǎn)。
而且臼炮這條科技線的盡頭,就是近現(xiàn)代的迫擊炮和擲彈筒。
“行了,不說這些了。”李徹站起身,“正則今日就在王府吃晚飯,我們一起嘗嘗這葫蘆島海邊的特產(chǎn)。”
霍端孝也不推辭,面帶笑意拱手道:“那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。”
王府的廚子開始將海鮮分類清洗,李徹比較好奇,也帶著霍端孝跟了過去。
葫蘆島距離朝陽城不算遠,送信的斥候快馬加鞭,這些海鮮送過來時還是新鮮的。
李徹對海鮮非常熟悉,因為前世海鮮吃了不少。
做勘探的和做土木的差不多,都是工作時埋頭苦干,休息時瘋狂消費。
消費什么的無非就是大吃大喝,微醺過后去ktv唱個歌,再去會所洗個腳。
經(jīng)常去下館子大吃大喝,海鮮這東西自然是沒少吃。
李徹看著那一只只形態(tài)各異的新鮮海鮮,感嘆道:
“嚯,這蝦爬子可真新鮮啊,差點忘了,那邊的確盛產(chǎn)蝦爬子,這東西蒸一下就能吃,都不用佐料。”
“這是扇貝,這是對蝦,這是海蟹。”
李徹如數(shù)家珍,忽然眼睛一亮,伸手從木盆里拎起了一個殼狀物:“這個好,這個好,這是生蠔!”
“這東西味道鮮美,而且大補,號稱‘男人的加油站’呢。”
“可惜了,咱奉國還沒有小米辣、大蒜和粉絲味道可能會差一點,不過這東西生吃都好吃。”
身旁的霍端孝好奇道:“殿下去過海邊嗎?怎么對海鮮這么熟悉?”
李徹打了個哈哈:“沒有沒有,看過相關的書籍,民以食為天嘛,各種食材我都了解一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