迎面而來的兩萬契丹狼騎,領軍者正是末頁。
作為契丹大部族日連部的首領,末頁自然也是雄心壯志,遠遠見到了李徹的王旗,心中頓時又驚又喜。
好勇的慶人藩王,竟敢帶這么點人親自上陣?
末頁從身旁的親衛手中接過武器,一柄沉重的狼牙棒。
“取大慶奉王首級者,賞馬十匹,羊百只,連升三級,賜爵!”
唯有財帛動人心。
末頁話音剛落,身后的契丹騎兵興奮地吼叫出聲,盯著前方王旗的眼神越加貪婪。
兩軍之間的距離縮短至弓箭射程之內。
隨著一聲號角的響起,雙方騎兵幾乎同時拿出弓箭,熟練地調整角度拉弓,展開對射。
嗖嗖嗖——
密密麻麻的箭矢如同雨點般在空中交織,發出尖銳的呼嘯聲。
箭矢撞擊甲胄和刺入皮肉的聲音此起彼伏,不時有人中箭落馬。
末頁拿下擋在頭頂的皮盾,看向四周,臉色頓時陰沉下來。
明明是契丹騎兵的箭矢更多,但奉軍騎兵的傷亡率卻遠遠低于他們。
契丹騎兵中箭后立刻落馬,末頁親眼見到對面的騎兵連中七八箭,仍是生龍活虎。
等兩支隊伍靠近了他才看清,對方的騎兵竟然全員覆甲!
最前面的是越云率領的具甲騎兵,自是不懼箭矢。
后面的騎兵營雖然沒有人馬具甲,但騎士身上也套著一層鐵甲。
這就是李徹發展鐵礦業的功效,每日生產出來的巨量鐵錠足以讓現在的奉軍人人穿甲。
由于制甲工藝費時費力,所以大部分士卒穿的都是兩檔甲。
這玩意制作非常簡單,前后兩塊鐵甲,擋住前胸和后背,用繩子連上即可。
騎兵營是奉軍精銳,配備的鐵甲則是防護力更強的魚鱗甲、山文甲。
而契丹騎兵呢?
除了皮室軍這種脫產軍隊,牧民組成的部族軍的著甲率,連十分之一都到達不了。
一陣對射之后,契丹騎兵倒下一片,而奉軍騎兵的的陣型依然堅固,兩者之間的距離也在逐漸拉近。
末頁咬牙喊道:“穩住,貼近了打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