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好后有忠臣阻止自己烽火戲總督也沒用,點火誰不會啊!
偷偷溜進去自己點了就完事,把守烽火臺的小兵敢像大臣一樣反對自己?
楊燁突然醒悟,政策的好壞并不是決定君王是否昏庸的關鍵,而在于如何使用,就像烽火臺一樣,明君能用它戍守疆土抵御外敵,昏君也能用它放煙花博美人一笑。
如果往后的行政指令都按照這個方針來辦,豈不是容易許多?
只是有一個問題,他沒辦法解決傳遞距離。
一個烽火臺能覆蓋的范圍也就方圓十里,如果只是在安京建一個烽火臺,根本不頂用。
壓根就沒總督看得見。
大興土木每隔十里建一個烽火臺也不是不行,但耽誤時間,等全都建好,黃花菜都涼了?
楊燁問羲和有沒有什么速成的辦法,羲和想了會兒,便道:“先皇在位時將大玄疆域擴大到北方,每征服一個地方,便會建筑城邑,而今許多土城已廢棄,無人居住,陛下可重新啟用。”
妙啊!秒啊!
珠聯璧合,還愁有什么做不到嗎?
楊燁情不自禁拉起羲和的手,手如柔荑,膚如凝脂。
羲和微微低頭,臉有些紅,他如今已經是貴妃,但是平時不出朱門,對男女之情了解的并不多。
原本,只是秉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心態,現在卻發現自己真的有些喜歡上了這位滿是優點的君王。
剛才楊燁問及自己,可不就是為了不征調民夫,不勞民傷財新建烽火臺嗎?
這不僅是明君的行為,更是難得的仁君。
次日,楊燁便迫不及待向朝臣提議。
有人提出異議,表示在這種總督可能叛亂的時機征調民夫修建烽火臺,可能會妨礙糧草運輸,耽誤前線戰局。
可只需要修建安京一處烽火臺,再利用起早已廢棄的土城,派遣一些人看守,就能及時傳遞軍情,畢竟是件利國之事,爭議一會兒,便通過了。
楊燁特派安京伯負責修建。
以安京伯的貪財性格,指不定從中揩油,到時候建一個豆腐渣工程,群臣肯定還會說自己任人唯親,親近小人。
真是感激羲和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