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快,就有魚兒撞進了那道由樹枝構(gòu)成的“陷阱”。
它們試圖從樹枝的縫隙中穿過,卻被密集的枝條擋住,只能順著“v”字形的導向,朝著岸邊的緩坡游去。
“來了來了!葉凡哥,有魚進去了!”二柱眼尖,興奮地大叫。
只見幾條巴掌大小的魚,慌不擇路地沖上了鋪著樹葉的緩坡,在淺水區(qū)撲騰著。
葉凡眼疾手快,將背簍往水里一抄,幾條活蹦亂跳的魚便落入了簍中。
“哈哈,還真行啊!”王大壯看得目瞪口呆,隨即也興奮地大笑起來。
這法子雖然簡單,卻異常有效。
尤其是在這魚兒沒怎么見過“世面”的原始溪流里。
三人輪番上陣,在上游攪水趕魚。不一會兒,葉凡手邊的背簍里就裝了不少魚。大多是常見的鯽魚、鯉魚,還有些叫不上名字的雜魚,個頭雖然不算特別大,但勝在數(shù)量多。
東北的冬天確實天寒地凍,但正如老人言,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這山林溪流間的物資,當真是豐富。
二柱和王大壯是越干越起勁,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。
他們以前也下河摸過魚,但哪有這么輕松高效的。
“葉凡哥,你這腦子是咋長的?這種法子都能想出來!”二柱一邊使勁用木棍拍打水面,一邊佩服得五體投地。
葉凡只是笑了笑,沒多解釋。
半天工夫下來,三人帶來的三個背簍,竟然都裝得滿滿當當。
沉甸甸的魚獲,壓得背簍都有些變形。
最大的那條鯉魚,怕是有三四斤重,在簍子里還在不甘心地甩著尾巴。
“夠了夠了,再多就拿不動了。”葉凡看著這豐碩的成果,滿意地說道。
二柱和王大壯也是累得夠嗆,但看著那三背簍活蹦亂跳的魚,所有的疲憊都煙消云散了,只剩下滿心的歡喜。
“葉凡哥,你說供銷社能要咱們這魚不?”王大壯背起一個魚簍,咧著嘴問。
葉凡點頭:“肯定要。這年頭,魚可是好東西。”
三人收拾好東西,背著沉甸甸的魚簍,踏上了返回黑山屯的路。
腳下的積雪被踩得咯吱作響,每個人的心里都熱乎乎的,充滿了對未來的無限憧憬。
今天這收獲,可真是雙喜臨門了!